宜兴人才网
宜兴职场资讯
宜兴宜兴资讯
正文:完善预算绩效评价 助力提升科技投入效能,你知道如何做吗?
完善预算绩效评价 助力提升科技投入效能,你知道如何做吗?
来源:网络整理2025-10-25

完善预算绩效评价,提升科技投入效能

媒体滚动 2023.07.04 02:53

阿儒涵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了“提升科技投入效能”的要求,科学评估科技投入的效能是落实这一要求的关键部分,预算绩效评价的目的在于评价预算资金的投入效能,它为科技投入效能的评估提供了手段,做好预算绩效评价工作,对于促进科技投入效能的提升具有重大意义。

当前,我国现有的科技预算绩效评价实践,把重点主要放在产出与管理行为评价上,存在效率评价缺失、效果评价无力等状况,现在急切需要建立,基于科技角度的产出与管理行为评价,基于预算投入角度的资金投入效率方面的评价,基于满足经济社会需求角度的产出有效性也就是效果评价的科技预算绩效评价 3E 理论体系,通过把预算绩效评价当作手段,达到提升科技投入效能的目的。

现有绩效评价聚焦产出与管理行为

现有我国科技管理里,绩效评价重点在于产出与管理行为评价,已构建了方法制度体系用于科技产出与管理行为评价,有关科技计划项目、科研机构绩效评价实践开展得丰富繁多了,主要呈现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科技产出评价方法制度基本建立,管理行为评价方法制度也基本建立。2000年,我国启动财政支出绩效评价试点,在科技领域积极开展了科研项目支出绩效评价试点,还开展了机构等的支出绩效评价试点。2017年,科技部制定了《中央级科研事业单位绩效评价暂行办法》,财政部也制定了《中央级科研事业单位绩效评价暂行办法》,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同样制定了《中央级科研事业单位绩效评价暂行办法》,该办法规范机构层面的产出与管理行为评价。2020年,财政部出台《项目支出绩效评价管理办法》,明确提出,“决策情况”是项目支出绩效评价的主要内容之一,“资金管理和使用情况”是项目支出绩效评价的主要内容之一,“实现的产出情况”是项目支出绩效评价的主要内容之一,“取得的效益情况”是项目支出绩效评价的主要内容之一,项目层面的预算绩效评价不断规范,评价方法制度体系基本建立。

二是有着科技计划项目方面 ,科研机构绩效评价实践被广泛开展 。自1985年我国科技体制改革引入项目制起 ,就逐步开展了针对项目的产出以及管理行为的绩效评价活动 。1994年的时候 ,国家科技评估中心成立 ,进而逐步开展了科技计划层面的绩效评价实践 。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 ,以中国科学院对下属研究所评价作为代表的科研机构评价也逐渐开展起来 ,一直到20世纪90年代初形成了周期性的机构评价制度 。2017年,科技部牵头实施了中央级科研事业单位绩效评价。

三是,“三评”改革,已初见成效,近10年来,深化项目评审、人才评价、机构评估改革,也就是“三评”改革,一直是科技评价改革的重点任务,其主要涵盖“减量”“破‘唯’”两大方面,目前,“减量”改革已取得初步成效,比如,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在减量改革里,对执行期为3年以下的项目,不再开展中期检查,还将成本补偿式项目验收的财务检查与项目专业验收合并进行。在人才评价里“破‘唯’”改革有了初步成效,在奖励评价方面“破‘唯’”改革呈现出初步成果,在机构评价范畴“破‘唯’”改革也初见成效,进而还形成了讲贡献以及看使命等全新的评价理念,同时也形成了讲贡献以及看使命等新颖的评价方法。

提升科技投入效能_绩效评估_完善预算绩效评价

科技预算绩效评价需向多维度发展

依照党中央国务院、依据党的二十大报告的要求,现阶段,科技领域的预算绩效评价,于“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于“提升科技投入效能”的层面,仍存在极大的提升空间。科技预算绩效评价明显不能单单停留在,仅限于产出与管理行为评价的这一单独维度之上,还应当大力强化效率评价以及效果评价,不然便无法达成科技投入产出效能的提升。为此,给出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的建议。

改进科技产出与管理行为评价,其一,随着财政管理要求下科技预算绩效评价逐步实现全覆盖,其二,协调财政管理要求下的科技预算绩效评价与科技管理要求下的绩效评价二者关系,其三,避免出现重复评价、多头导向、增加科研机构与科研人员负担等问题被提上议事日程,其四,两者最大的重复在于都要开展对科技产出与管理行为,也就是“事”的评价。

据此建议,把协调这两类评价的关系当作改进科技产出评价、管理行为评价的关键要点,于科技管理绩效评价之上开展财政管理的预算绩效评价,充分运用已有的科技评价数据、信息以及结果,在“事”的绩效评价根基上,额外开展对“钱”的绩效评价,切实做好科技投入预算绩效评价工作。

二是增添科技投入效率的评价,我国较少开展科技投入效率评价主要存在两方面原因,一方面是关注度低,改革开放后,投入不足是我国科技投入遭遇的主要矛盾,所以近40年来我国着力通过大幅增加科技投入来驱动创新发展,较少进行效率问题的关注,另一方面是评价难度大,因为科研活动具备研究灵感瞬间性、方式随意性、路径不确定性等特性,难以单纯运用经济学里投入产出、成本收益等模型展开分析。

然而,国内外形势此刻发生了重大改变 ,财政科技投入难以维持之前那种高速增长的模式 ,面对科技创新此项艰巨任务 ,政府必定要关注科技投入的效率 ,还要关注财政投入的效能 。所以 ,建议我国尽快着手开展科技投入效率评价方法的研究以及试点 。 可以考虑先挑选大科学装置以及应用技术的投入效率评价当作研究与试点的对象 。 在条件成熟之际 ,把效率评价当作制度化的评价内容归入科技预算绩效评价当中 。

其三是强化科技投入效果评价 我国向来重视科技投入效果评价 然而在实践当中落实并不够充分 1985年尝试着力解决的科技体制改革里科技与经济“两张皮”的问题依旧存在 科技投入的效果尚未得到充分的发挥 解决科技投入效果的问题要从科技治理的整体角度多个方面发力 透过效果评价 着重解决“产出众多而贡献稀少”等问题

为此,可从三方面着手,强化科技投入效果评价,通过效果评价,优先保障战略目标的达成,以效果评价为基础,确保对重大研究任务的长期持续性资助,多角度探寻效果评价的制度与方法。

(作者系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研究员)

温馨提示:本内容地址http://m.yxrczp.com/article/articledetail-5004.html转载请注明,以上完善预算绩效评价 助力提升科技投入效能,你知道如何做吗?资讯信息来自宜兴人才网(宜兴地区最大的宜兴人才网宜兴人才网

 
 ©2003-2020 宜兴人才网  
客服电话:13856358653  QQ:30425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