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兴人才网
宜兴职场资讯
宜兴宜兴资讯
正文:长江口二号古船入坞:150年航行终归航,文物保护与考古发掘新阶段开启
长江口二号古船入坞:150年航行终归航,文物保护与考古发掘新阶段开启
来源:网络整理2024-12-09

今天下午,长江口古船二号将由“奋力船”驶入位于杨浦上海造船厂旧址的第一船坞。这艘已经“航行”了150年的古船,终于将重回岸边。

古船的入坞也将开启长江口二号文物保护和考古发掘的新阶段,古船里到底“隐藏”了多少文物?这个问题也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从2016年长江口古船二号首件完整瓷片出土开始,近年来,在古船打捞和保护过程中,不少文物陆续出土。其中一些得到了精心保护,并被带到上海文物保护研究中心进行专业鉴定和保存。

11月24日,古船二号靠泊长江口前夕,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来到上海文物保护研究中心,一睹古船上的珍宝。 。

腹中藏宇宙,大瓶泥中发现惊喜

在上海文物保护研究中心,目前出土的长江口古船二号文物都集中在一个专门的房间里。

工作人员小心翼翼地打开了一个特殊的盒子,里面装着一大块瓷器。这件名为“清同治景德镇窑斗青地对白青花松下高士图双耳瓶”的瓷器是目前最大的古船瓷器。

清代同治景德镇窑豆绿田堆白青花松下高士图双耳瓶

颈部两侧雕刻两只狮耳,通体施豆绿色釉。腹部沾有白泥,上面绘有青花松下高士图。器底施白釉。据介绍,这种双耳瓶流行于清末民国时期。因其常被用作陪嫁嫁妆,故俗称“嫁妆瓶”。此类器物通常根据尺寸分为300件、200件、150件、100件等。这里所谓的“件”,是景德镇独有的瓷器高度参考标准。此器高60厘米,为标准300片大瓶。这是当时同类产品中最大的。

现在的瓷器“肚子里是空的”,但从水里出来时,却“肚子里装满了东西”。上海市文物保护研究中心馆员助理葛岩告诉记者,2021年8月出炉的瓷器是和瓶中的淤泥一起带到上海文物保护研究中心的。一年后,等一切条件成熟后,科技考古专家开始集中对瓶中的泥进行取样,结果发现泥中存在完整的瓷器。

当时,葛炎在一旁看着。 “首先,露出了一个白边的瓷器,大家都以为是一块碎瓷器。然后我们继续收泥,发现里面藏着50个小瓷杯。除了第一个靠近瓶口的瓷杯外,我们还发现了50个小瓷杯。”被损坏了,其他 49 个都保存完好。”

清同治青花龙纹杯

这50件“清同治青花团龙纹杯”外壁绘青花四爪团龙纹四组,外底青花花押字。据介绍,自元代以来,民间已不再允许使用双角五爪龙图案。到了明朝,政府不仅禁止民间使用龙图案,还禁止使用类似的图案,如蟒蛇、斗牛、飞鱼等。然而,这样的装饰在民间一直是被禁止的。清朝乾隆年间,高宗明确指出:“外多见五爪龙”。这可以看作是他对民间使用五爪龙纹瓷器的默许。从此,各种龙纹瓷器在民间的使用越来越普遍。

目前长江口古二号船正在生产的青花龙纹杯,均出土于“同治景德镇窑豆青地堆白青花松下高石图双耳瓶”。清朝”。放置方法是相当值得注意的。其中,5个杯子垂直叠放在瓶颈上,另外5个杯子横向叠放在瓶肩上。剩下的 40 件被分成 4 堆,每堆包含 10 个杯子。该部件垂直放置在瓶子的底部。

值得一提的是,当考古人员从瓶子中取出瓷杯时,发现杯子之间被一层大米隔开,大米起到了有效的防震作用。

比楚水瓷“更古老”的大米

有趣的是,米饭可能比杯子更古老。复旦大学科技考古研究所对这些米粒进行了碳14测试。结果表明,水稻生产时期略早于清代同治时期。专家推测,这些稻壳可能经过老化和晒干,专门用于船上固定和防震物品。

“古代船舶的载货空间有限,这种用小瓶装大瓶的方式并不少见,但用来装小瓶的大瓶大多比较粗糙,价值不高,更多的是为了保护小瓶。”长江口古二号船发现的这件瓶中瓶,无论是外底青豆的白青花松下高石图双耳瓶,还是青花群龙纹杯。里面,是价值高,比较少见。”葛岩说。

船上载有古董和精美的产品,还有当时粗制滥造的“仿制品”。

长江口古二号船出土的第一件完整瓷器是19世纪越南某窑炉的青釉水烟壶。此水烟罐顶盖呈半球形,盖上刻有两个圆孔,束颈,鼓腹,下部收拢,圈足。通体施青瓷釉,外底无釉。

据介绍,这种水烟壶是中越边境和越南境内流行的器具。在我国广西地区,常被称为“烟锅”。直到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当地人仍在使用它。使用上,通常先将水注入装置内,盖子上有两个孔,一个用于放置烟草,另一个用于插入吸管吸烟。

十九世纪越南青釉水烟壶

出水水烟壶的釉面特征和造型与越南出土的水烟壶相似。专家认为,应该是越南窑口的产品。而且由于这是长江口古二号船上释放的唯一该类型文物,因此推测古船上可能有越南船员。

此外,船体的木材经鉴定为萨洛杉、查雅木、柚木等来自东南亚的船用材料。无论是水烟罐还是这些船舶材料,都体现了当时上海贸易的国际性。

宜兴紫砂壶刻字_宜兴紫砂壶上刻的什么字_宜兴紫砂杯上经常刻的字

清同治 景德镇窑青釉杯 底刻

出水的“清代同治景德镇窑青釉杯”,杯身施白釉,外壁在白釉之上再涂一层绿釉。人物两面均以篆书框框。景德镇窑于明代宣德年间开始烧制绿釉瓷器。清初,引进欧洲技术,创造出一种“西洋青器”,其釉色与传统的青釉不同。此瓷器的青釉因长期受海水腐蚀而变成褐色。底部刻有《同治年鉴》,对于了解长江口二号古船的时代也有帮助。

清同治景德镇窑粉彩二甲传禄杯

在水中发现的文物中,有一只瓷杯,上面有两只张开爪子夹着芦苇的螃蟹,颇为有趣。这件瓷器名为“清同治景德镇窑粉彩二甲传禄杯”,玩的是“谐音”。二甲传禄图是中国传统的吉祥装饰。两只螃蟹象征“尔甲”,芦苇的“芦”与“芦”同音。原来,在清朝,科举考试称为二等第一名,即殿试第四名,称为“传禄”。因此,“二甲传录”就是清代殿试第四名的名称,表达了人们对金榜题名的美好感情。希望。

并不是每一件出水的文物都是高品质的。工作人员特意展示了一款略显粗糙的紫砂壶。此件有诗文的紫砂壶为清同治宜兴窑所烧制。外壁刻草书“山水之中”,铭文“韶山”,外底刻“幽兰秘制”四字篆书。

邵友兰是清代中后期紫砂名家,他制作的紫砂壶上多盖有“阳羡邵友兰年制”等篆书印章或“友兰年制”等篆书方印。韶山是明末清初著名紫砂大师大彬的名字,两位著名大师的年龄相差一两百岁,不可能。 “他们同时制作这款紫砂壶,”葛彦说,“另一方面,清代中后期沉船中出土的名牌紫砂壶,质量也是最多的。其器质粗糙,应为仿名品,这说明当时社会很流行追求名家的作品。另外,大斌和邵详细。幽兰两者产于不同时期。著名紫砂艺术家的签名被认为是对著名艺术家作品的模仿。”

清代同治宜兴窑紫砂刻诗抱壶

古船上除了大量同治时期的瓷器外,还装载着那个时代的“仿古瓷器”——元代瓷器。此次出炉的元龙泉窑青釉高脚杯就是其中之一。这种龙泉窑青瓷高脚杯在龙泉地区窑址的元代地层中屡见不鲜。内蒙古敖汉旗石家子元代宁昌路遗址出土的器物与此器最为相似。

元龙泉窑青瓷高脚杯

葛岩告诉记者:“沉船遗址中出现‘古董’并不是孤例,它们可能是故意作为船舶货物带进来的。比如元代‘新安’号沉船事故中就发现了68件文物。”另外,来自其他遗址的黑釉灯也很常见,比如为什么会出现在这艘船上,毕竟是文物。长江口二号古船被释放”

了解上海为何成为上海,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此前,长江口二号古船共有31个水下舱室,其中4个已进行小规模清理。

“目前已从水中打捞出700多件文物,主要包括瓷器和船体构件等。”上海市文物保护研究中心副主任翟阳告诉记者,“其中完整可恢复的瓷器有600余件,瓷器种类有青花、粉彩、单色釉、紫砂、等。船体部件包括滑轮、绞车等。”

在上海文物保护研究中心,记者注意到,部分曾接触过水的船体木质构件被放置在水中。这样做是为了保护已经在水中“沉睡”了150多年的它们。如果暴露在空气中,它们会因缺水而损坏。水会导致干燥。

翟阳透露,长江口二号古船靠岸后,将在古船上建造防护舱。这个防护舱可以控制温度和保湿。 “接下来,将建造一个临时考古温室,将古船覆盖起来,相当于为古船建造了一个新家。这个临时温室将具备实验室考古所需的控温、保湿等基本条件。未来,古船研究可以在这个温室里进行,此外还将建设一个基础的考古发掘平台和测量平台。”

在翟阳看来,长江二号古船填补了清末特别是同治时期水下考古的空白。 “船上的瓷器可以作为同治时期瓷器断代的标尺。另外,长江口古船二号本身保存得比较完好,这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研究模型。”了解当时的造船技术。”

长江口古二号船的发现,也是上海作为现代工贸中心和海上丝绸之路重要节点城市的重要历史实物见证。翟阳说:“无论是古船本身还是文物,都表明上海与国内外有着密切的科技、贸易和文化联系,印证了上海作为海上丝绸之路重要节点的历史地位。理解为什么上海作为上海具有巨大的价值和意义是很重要的。”

“整个长江口二号古船的文物数量目前难以估计,随着对整艘古船的打捞、停靠和文物保护的进一步研究,一切答案将在未来揭晓。” ”翟阳说道。

上海市文物局提供的古船模拟图

温馨提示:本内容地址http://m.yxrczp.com/article/articledetail-1651.html转载请注明,以上长江口二号古船入坞:150年航行终归航,文物保护与考古发掘新阶段开启资讯信息来自宜兴人才网(宜兴地区最大的宜兴人才网宜兴人才网

 
 ©2003-2020 宜兴人才网  
客服电话:13856358653  QQ:30425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