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沟通的技巧与要点:目标、步骤、底线及各方面详解(9-23)
- 一、沟通是什么?沟通意图在于激发对方采取行动;交流过程涉及信息转换、接收回应;沟通原则强调完全担当
蒋璟璟
近期,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发布《北京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处罚裁量基准表(涉及妇女权益保障法部分)》文件,其中详细规定,雇主在选拔录用时,若以性别为由拒绝录用女性,或对女性设定区别对待的录用门槛,又或因女性结婚、怀孕、生育、哺乳等情形,削减其薪资与福利,此类行为将面临最高五万元的行政处罚。一块石头投入水中荡起层层涟漪,女性在职业场所受到性别不公待遇的情况,又一次引起公众广泛讨论。(法治日报)
职场性别不公现象持续存在,相关的社会管理虽然不断进行,但整体成效并不显著。即便有所进展,也多是表面上的调整,具体表现为歧视方式从公开直接转为更加隐蔽和绕弯。在选拔人才过程中,那种直接暴露身份盘问的做法减少了,相反,多了些含沙射影、温情脉脉的试探和客套话。装作亲热、谈些琐事之时,招聘方总能探听出应聘者的家庭背景细节。职场中暗藏玄机,稍有不慎就可能吃亏。
法律规定企业不得探问女性职员婚姻生育状况。设立这项规矩,是为了防止雇主因个人婚育背景区别对待,进而损害特定女性求职者的公平就业权益。但在实际操作中,这项合理的“信息保密”措施,几乎毫无作用。一些公司一贯缺乏规矩观念,面对不该询问的内容,也显得习以为常,态度强硬不容置疑;此外,在信息较量中,经验丰富的HR人员天然占据上风。
“你的公公婆婆健康状况如何?”“你们当地幼儿园的学费怎么样?”“我们单位有发放儿童节礼品,你想要多少份?”像这样,每句话都藏着深意,表面平静,内里却波涛汹涌。经过一番寒暄,老练的人力资源专员们,轻松就能摸清对方底细:对方是否已婚育,有几个子女,家中是否有老人协助照料,抚养孩子的压力有多大……当然,也有求职者交流求职心得和应对技巧,但人力资源专员们稍加变换说法,就能再次掌握话语权——当女性在求职过程中不得不面对无休止的询问,这本身就是一种不公和区别对待。
公司常把生育角色当作招聘时的隐蔽限制条件,这可以说是当前工作场所中最普遍的性别不公现象了。这种做法,由于隐蔽性强、难以发现、缺乏证据、不易核实,因此自然也就难以惩处、难以根除了。要解决这个问题,不能只停留在检查个别事件上,关键是要建立一套完善的监督评价和风险提示体系,对于投诉举报次数多的公司,劳动监管部门必须提前介入,更主动地帮助其优化招聘环节,同时借助后续的问卷调查等手段持续关注,促使改进措施能够长期坚持。
温馨提示:本内容地址http://m.yxrczp.com/article/articledetail-4647.html转载请注明,以上北京市人社局严惩职场性别歧视,最高罚五万引热议资讯信息来自宜兴人才网(宜兴地区最大的宜兴人才网,宜兴人才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