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政人事主管面试技巧,面试前接待这些事项要注意(9-7)
- 行政人事主管 面试技巧 行政人事部门是企业的辅助单位,承担着企业整体运营的职责,既为企业日常运
原创 数据洞见未来 青塔
每年都有极多学子踏入职场,但就业市场所能吸纳的职位数量却严重不足,与此同时,前一年未能找到工作的毕业生数量庞大,供需失衡导致求职竞争异常白热化。
专业是求职时的标识,一个备受关注且数量有限的学科,能够成为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争夺职位的有力资本。
▎转专业,是他们唯一的救命稻草
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实施的一项调研表明,高达79.0%的参与对象曾经产生过更换专业的想法。
求根溯源,志愿填报是一切“错误”的开始。
刚脱离应试教育模式的即将进入大学的学生们,其实对所学领域毫不知情,高中时的文理科分类和大学里的专业安排差别极大。面对五花八门的选择,学生和家长们实际上很难分辨出各个具体专业之间的细微不同,一旦在填报志愿时出现差错,整个大学阶段都要为这个决定承受后果。
被各种专业排名带来的压力所困扰,在家人朋友,乃至一些素不相识的人的推荐下,许多文科学生容易冲动选择当前备受追捧的“金融”、“法学”、“医学”、“会计”等稳定职业的专业,而理科学生则可能盲目投身于“生化环材”、“土木建筑”等看似前景光明的领域。
更多时候,学生并不能真的“自由”选择专业。
我国高考录取依照省份分配名额,各省市高校招生人数不一样,冷门学科因为招生指标有限,部分省份分配的数目仅有一两位,甚至为零。
坚持不浪费任何一分,许多考生都将进入顶尖学府视为首要目标,此时专业选择并非重点,他们更倾向于顶尖大学的一般学科,而非普通高校的优势学科。
这种“一次同时投放,一次同时录取”的平行志愿录取方法,使得许多学生为了确保不跌入低分段而小心翼翼地同意了调剂的条款。
一旦错过了特别看好的专业,转专业就是他们四年学业得以挽救的最后一根稻草。
▎艰难跨过转专业门槛
2005年,教育部颁布了《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文件,其中说明学生能够依据学校的规章制度申请转换专业,并且需要经过就读院校的审核同意。
高等学府专业自主权得到释放,学生转专业渠道得以畅通,这实质上瓦解了高考决定命运的固定模式,对于人才培育来说更加合理,也更加符合常理。
但转专业的门槛,始终不低。
很多大学在转换专业方面,对学生们的学习表现有严格的条件,需要必修课的分数在班级里名列前茅,通常要达到年级同专业前二十的位置,或者还要更靠前一些,这样才有可能成功转专业。

这所顶尖学府甚至设定了特殊条款,要求跨学科大类转专业的学生,在完成转专业后必须降级读一年级,同时,学生需要保证不再享有本系的保研机会,也不参与当年的奖学金评定。
排名过高,原所在单位不愿放行,位次太低,新申请部门又不愿接纳,分数卡在中间,正是决心更换专业的学生必须维持的精妙尺度。
▎如何兼顾公平与转专业自由?
专业变动,牵一发而动全身。
随意让学生更换专业,可能会扰乱正常的教学安排,许多学生聚集在少数热门学科,导致部分学科报名人数过少。学校的各项教学设施总是存在约束,师资力量和住宿条件都是制约大学放开转专业门槛的关键因素。
为了实现转专业的有序进行,高校对转专业人数进行了严格限制。
兰州大学明确,各学院招收转专业学生数量通常不超过本校同年级学生总数的百分之五至百分之十。南京大学设定,刚入学转专业的学生人数一般不超过本校同年级学生总数的百分之十,而第二年转专业的学生人数则一般不超过百分之五。
高校限制转专业的情况,还因为国内高校执行计划性录取,各个专业的录取标准不一样。
很多人把转专业规则当作进入重点大学的途径,借助分数不高的学科进入大学,随后转到重点大学里的热门高分学科,从学校的普通学科转到重点学科,再转到重点学科中的王牌学科,整个过程高考分数相差可能达到一百多分。
上海交通大学公布的2013级自主调整专业拟录取名单里,涉及186人转专业的情况,其中从医学院出去的有55人,这个数字差不多占了医学院当年学生总数的十分之一,但与此同时,只有2人选择进入临床医学专业。
调查结果揭示,涉及转专业学生的情况显示,高达百分之八十的个体声称,在成为学生之前或者刚入学的时候,就已经产生了放弃医学学习的念头。
许多大学设立了严格的转专业门槛,遵循“从低分专业调整到高分专业”的规则。依照这项规则,想要从分数要求不高的专业转到分数要求高的专业,几乎不可能实现。
▎转专业:这些高校竖起榜样
转换专业的规则实施,是大学针对高考决定命运的制度的一种修正。在确保公正的基础上,让学生能够自主选择转专业,才能给予他们最高的学习自主权。
近些年,由于国内大学教学思想的持续进步,以及学生求职状况的演变,许多高校着手研究更加灵活的专业选择方案。
该校本科生具备三次重新确定专业的途径:入学满一年后,可于全校所有专业间进行改选;进入二年级时,参与学校统筹安排的学期中专业分流,部分具备招生资格的院系会发布招生方案,学生依据个人意向提交申请,相关院系进行选拔录取;到了三年级,学生能够在所在院系内转换专业,而四年级则可选择专业研究的细分方向。
温馨提示:本内容地址http://m.yxrczp.com/article/articledetail-4415.html转载请注明,以上数据洞见未来:僧多粥少竞争激烈,转专业成毕业生救命稻草?资讯信息来自宜兴人才网(宜兴地区最大的宜兴人才网,宜兴人才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