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构建和谐人际关系的三大关键:尊重、换位思考与沟通(3-5)
- 构建和谐人际关系,共创美好社会 人际关系在社会生活中是不可或缺的。良好的人际关系一方面能让我们心
有读者问我,怎么做职业规划?
职业规划因人而异。一个人的职业规划取决于他对自己的自信程度,也取决于他的格局大小。
— 1—
什么叫自信程度?
你觉得你是不是能干大事的人?
如果你思考了许久,感觉我似乎这辈子跟着某个人混日子,只要能吃上一口饭就觉得很不错,那我也没有什么过高的期望。
你的职业规划的时间单位相对会比较小,看得也较短,能够抓住的东西就抓住。
如果你对自己的能力和未来成就很有自信,那你就需要谋划一盘大棋,从更长的时间维度来思考职业规划的相关问题。
所以,你的自信程度和格局大小,决定了你职业规划的大逻辑。
听上去有点抽象,我举个例子。
有一个人已经 60 岁退休了。他回顾自己的过往。他知道在 50 岁的时候创立了一家公司。这家公司的年收入是 30 亿。
那么他如果提前知道了这件事,再回到18岁他会干什么呢?
他或许会思考,在我 50 岁之际要创建一个 30 亿的公司,然而实际上我是能够创建出 100 亿的公司的。那时候我最为欠缺的究竟是什么呢?
我最缺的是理工科的基础,很多事情我不扎实。
所以这个时候他可能会干什么?
他可能在大学四年就会好好地学理工科。
他学的是理工科,可能不挣钱,但他心中毫无畏惧。他清楚自己在 50 岁的时候能够赚到 30 亿。
到大学毕业要找工作的时候,他去找了一份极为底层的工作,这份工作叫做精算师。他后续所走的每一个步骤,都是为了积攒 50 岁时所需要的能力,即便这些能力可能并不能带来收益。
所以你看,他为什么能有这么大的定力?
他之所以能在 50 岁时赚到 30 亿,是因为他有自信。这种自信源自何处呢?
来自于他看到了历史。
那么,当你处于 18 岁这个节点时,如果由你自己来导演这一生,你认为在 50 岁的时候你能做些什么?你认为在 40 岁的时候你能做些什么?你认为在 30 岁的时候你能做些什么?
你的格局越大,你就会做更长期主义的规划。
以前如果有人来问我,我的儿子该报什么专业比较好呢?我都会建议他去学数学。
因为数学的基础能力太重要了。
但是后来我开始有点转变了。
如果再有其他人来问我,我会依据他的具体情况进行回答。每个家长的心态都存在差异,各不相同。
如果家长的心态是期望孩子找到一份高薪工作从而能够养活自己,那么我就会向他推荐学习计算机。
因为计算机专业好找工作。
富有的家长更倾向于让孩子学习艺术和历史,把时间投入到自己热爱的事情当中。
因为他的孩子已经可以一辈子吃喝无忧了。
你对自己未来的信心大小,决定了你做职业规划时的格局大小。
— 2 —
在当今的商业社会里,要挣得大量的钱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然而,没有任何收入以至于让自己被饿死,这也并非是那么容易就能做到的。
关于职业规划,如果让我给出一个通用的建议,那就是:
不要为了多挣些钱以免饿死,却做对长远没好处的事。
具体而言,自己的时间被卖掉之后,却没有任何能带来成长的事情。
或者换句话说,你要去选择做可以拿两份收入的工作。
第一份收入,是你的工资。
第二份收入,是你的能力、资历和成长。
我经常说一句话,不要太在意自己35岁前的收入。
每个人都是一只鹅,这只鹅能下金蛋。将这只鹅养大并且养胖,这就是所谓的成长。
当我们处于新人阶段时,选择较为重要的职位,承担较大的风险与责任,从而获得更多的成长,这比收入本身重要得多。
成功了的话,你会获得收获。即便遭遇失败,你也不会失去任何东西,并且你依旧保持着年轻。
35 岁之后,你最终会明白,之前仅仅因为 7000 块和 7500 块的工资差异,就愤然从一家公司跳槽到另一家公司,甚至不惜把脸撕破,这种行为是多么的愚蠢。
在一个真正有价值的公司里,与一个值得跟随的老板在一起,以及和一群志趣相投的人在一起,所获得的价值是非常巨大的,远远超过了 500 块钱,也远远超出了 10000 块与 15000 块之间的差异。
在年轻时,把成长当作最大的收入。
听上去是一句陈词滥调,但这是最大的耐心和智慧。
如果没有第二份收入的不断积累,那么你实际上就不可能实现第一份收入的增加。
— 3—
关于职业规划,若拉出一个时间轴来看,在 25 到 35 这个人生阶段,挣钱方法有其规律;在 35 到 45 这个人生阶段,挣钱方法有其规律;在 45 到 55 这个人生阶段,挣钱方法也有其规律。
在25-35这个阶段,是拼体力和智力的阶段。
我自己刚参加工作的时候,就是拼命加班。为什么?
因为我要靠体力去换取经验的增长、能力的增长,和资源的增长。
到了35-45的阶段,是拼智力和资源的阶段。
这个时候,你去和25岁的年轻人拼体力,你已经拼不过了。
但是,你拥有年轻人没有的经验和资源,以及对事情的判断力。
所以这个阶段,你靠智力和资源挣钱。
到了45-55的阶段,是拼人脉和资本的阶段。
这个时候,你经验积累的速度逐渐放缓。你的知识结构开始趋于稳定。你的智商实际上也在渐渐衰退。
但你已经积累了很多的人脉,也积累了不错的资本。
所以这个阶段,你靠人脉和资本挣钱。
这就是职业生涯规划的3个阶段。
所以你看,当你拥有足够的自信并且具备更大的格局时,你会发觉,你的职业生涯是按照 30 年这样的单位来进行规划的。
最后的话
最后,我们来总结一下。
职业规划这件事,每个人都不相同,这要看一个人对自己的自信程度,和格局大小。
你越自信,格局越大,你就越要做更长期主义的规划。
千万不要去做那种为了不饿死多挣点钱,但是对长远没有帮助的事情。
你要去选择做可以拿两份收入的工作。
第一份收入,是你的工资。
第二份收入,是你的能力、资历和成长。
如果没有第二份收入的积累,你其实永远不可能获得第一份收入的增加。
同时,职业生涯要分3个阶段来规划。
25-35,拼体力和智力。
35-45,拼智力和资源。
45-55,拼人脉和资本。
当你具备足够的自信并且拥有更大的格局时,你就需要以 30 年作为一个单位来进行职业规划。
希望能对你有所启发。
温馨提示:本内容地址http://m.yxrczp.com/article/articledetail-2777.html转载请注明,以上如何根据自信程度和格局大小制定个性化职业规划资讯信息来自宜兴人才网(宜兴地区最大的宜兴人才网,宜兴人才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