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兴人才网
宜兴职场资讯
宜兴招聘公告
正文:全南县工业园区重点项目加速建设,推动工业倍增升级,点燃经济发展新引擎
全南县工业园区重点项目加速建设,推动工业倍增升级,点燃经济发展新引擎
来源:网络整理2025-01-16

全罗南道点燃了工业经济发展的“新引擎”炎炎夏日

,笔者走进群南县工业园区重点工程施工现场,机器轰鸣,大型机械来回穿梭。目前,泉南县采取多措并举招项、挖潜、提升服务水平、优化营商环境、夯实平台建设、集聚创新要素,一批大项目、好项目落户并快速建成投产,推动产业倍增升级,点燃工业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激活发展势头

在全南县电子企业的无尘车间内,全制动智能机械臂24小时生产出口产品。摄影:陈胜年

在江西圣泉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的项目厂房内,工人们正在加紧装修,安装空调、烘干、燃气、纯净水等动力系统,部分生产设备已进入安装调试阶段,预计今年9月投产。

江西圣泉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于今年3月签订合同入驻泉南。据公司副总经理刘建明介绍,当他第一次来到全罗南道时,他被这里的绿色生态所吸引,项目很快就得以实施。

据了解,该公司是全罗南道今年推出的新能源产业项目,主要从事锂离子电池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服务。项目总建筑面积近40000平方米,主要采购生产配套机械设备200台套,建设单体电芯、移动电源、储能电源、电源、后备电源及锂离子电池及元器件4条生产线,项目投产后将形成年产40亿瓦时的电池及组件产品。

泉南县紧跟产业倍增升级,坚持聚焦“5020”项目,注重新签约项目建设进度,注重入驻商户服务,抓紧龙头项目引进,加快项目推进,做好项目服务。前不久,索源科技5G设备电源及电源适配器项目、通达软磁芯生产项目、生猪屠宰及食品深加工项目等8大项目启动,总投资85亿元;宣布电子信息产业、农田建设等 10 个项目。如今,该县电子信息产业正逐步走向集群化、链条化,已初步实现电子信息产业链链条延伸、互补、做强的目标。今年1-4月,全县第一电子信息产业实现营业收入13.83亿元,同比增长223%。

在泉南县嘉欣街的 5G 电子产品生产车间,工人们正在加班加点生产出口产品。摄影:陈胜年

帮助企业轻装上阵

“有了'特级'服务,公司现在单日产值超过100万元,我们有1.5亿多元的未发货订单,生产势头非常好。”罗信科技(泉南)有限公司负责人周志海说。

泉南县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实施“特类”服务,为每个重点项目配套特约服务团队,切实解决园区企业、重大项目、园区建设中的突出问题。县区实行“一个投资项目、一个挂点县领导、一个牵头单位、一个服务组、一个工作计划、一张推广图”的“六个一”工作机制,为企业提供“一对一”、“点对点”服务;针对企业前期建设程序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将协调相关部门及时解决,努力使企业在行政审批过程中少跑腿。同时,坚持问题导向,全面推行企业帮扶制度,组织开展县领导与企业家月度会议,为企业解决实际问题;我们将继续推动降本优环境专项行动,帮助企业减负、解决问题。今年一季度,县区实施相关政策,减轻企业负担2322.04万元。

为满足园区企业用工需求,县域积极思考企业招聘思路和切实措施,组建招聘服务团队,制定印发《群南县2021年精准招聘工作实施方案》,为招聘工作提供人员和政策保障;建立定期联系服务制度,走访服务企业,指导企业改善工作环境,提高工资福利,丰富企业文化。开展县内小型招聘会,建立6个县外劳动输入点,在赣州人才网、群南在线网发布9000条在线招聘信息,组织16家企业开展8场直播在线招聘活动;指导园区内企业与赣州技师学院、江西科技大学、南昌工业学院、群南职业技术学校建立4个校企合作点。今年1-6月,全县招聘责任单位共为33家家政服务企业招聘职工2526人。

提高换挡速度

“日前,全南瑞隆科技、松燕冶金等6家企业入选全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名单,企业创新能力得到大幅提升,将帮助企业提质增效,促进产业倍增升级。”泉南县工业和信息化融合促进中心主任陈轩文说。

全南县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狠抓创新能力建设,在创新、创新平台建设、科技成果转化等重点领域开展一系列政策部署和工作部署,推动企业成为研发投入主体、创新活动主体和成果应用主体, 推动工业高质量跨越发展。先后出台了《关于进一步降低企业成本优化发展环境的十六条政策措施》和《支持中小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十项政策措施》等一系列政策措施,积极引导企业做专做精,大力支持企业做优做强。目前,该县已培育出13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为

促进产业倍增升级,县域加强科技型企业培育,着力打造集聚研发中心、孵化器、高端实体企业的重要平台,通过校地合作与东莞理工学院共建12万平方米产学研园区,入驻登封电源、中国等8家科技创新企业瓷器科技,并推动形成较为完整的光电显示产业集群,拥有较为完整的PI薄膜、面板、触摸屏、显示模组、显示器等链条。全县加强创新平台载体建设,成功审批市级创新平台9个。去年,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分别增长了 25.3% 和 55.6%,新增了 10 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和 30 家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

(陈海明).

全罗南道点燃了工业经济发展的“新引擎”炎炎夏日

,笔者走进群南县工业园区重点工程施工现场,机器轰鸣,大型机械来回穿梭。目前,泉南县采取多措并举招项、挖潜、提升服务水平、优化营商环境、夯实平台建设、集聚创新要素,一批大项目、好项目落户并快速建成投产,推动产业倍增升级,点燃工业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激活发展势头

招工_招工最新招聘信息_茌平招工2017工厂招工

在全南县电子企业的无尘车间内,全制动智能机械臂24小时生产出口产品。摄影:陈胜年

在江西圣泉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的项目厂房内,工人们正在加紧装修,安装空调、烘干、燃气、纯净水等动力系统,部分生产设备已进入安装调试阶段,预计今年9月投产。

江西圣泉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于今年3月签订合同入驻泉南。据公司副总经理刘建明介绍,当他第一次来到全罗南道时,他被这里的绿色生态所吸引,项目很快就得以实施。

据了解,该公司是全罗南道今年推出的新能源产业项目,主要从事锂离子电池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服务。项目总建筑面积近40000平方米,主要采购生产配套机械设备200台套,建设单体电芯、移动电源、储能电源、电源、后备电源及锂离子电池及元器件4条生产线,项目投产后将形成年产40亿瓦时的电池及组件产品。

泉南县紧跟产业倍增升级,坚持聚焦“5020”项目,注重新签约项目建设进度,注重入驻商户服务,抓紧龙头项目引进,加快项目推进,做好项目服务。前不久,索源科技5G设备电源及电源适配器项目、通达软磁芯生产项目、生猪屠宰及食品深加工项目等8大项目启动,总投资85亿元;宣布电子信息产业、农田建设等 10 个项目。如今,该县电子信息产业正逐步走向集群化、链条化,已初步实现电子信息产业链链条延伸、互补、做强的目标。今年1-4月,全县第一电子信息产业实现营业收入13.83亿元,同比增长223%。

在泉南县嘉欣街的 5G 电子产品生产车间,工人们正在加班加点生产出口产品。摄影:陈胜年

帮助企业轻装上阵

“有了'特级'服务,公司现在单日产值超过100万元,我们有1.5亿多元的未发货订单,生产势头非常好。”罗信科技(泉南)有限公司负责人周志海说。

泉南县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实施“特类”服务,为每个重点项目配套特约服务团队,切实解决园区企业、重大项目、园区建设中的突出问题。县区实行“一个投资项目、一个挂点县领导、一个牵头单位、一个服务组、一个工作计划、一张推广图”的“六个一”工作机制,为企业提供“一对一”、“点对点”服务;针对企业前期建设程序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将协调相关部门及时解决,努力使企业在行政审批过程中少跑腿。同时,坚持问题导向,全面推行企业帮扶制度,组织开展县领导与企业家月度会议,为企业解决实际问题;我们将继续推动降本优环境专项行动,帮助企业减负、解决问题。今年一季度,县区实施相关政策,减轻企业负担2322.04万元。

为满足园区企业用工需求,县域积极思考企业招聘思路和切实措施,组建招聘服务团队,制定印发《群南县2021年精准招聘工作实施方案》,为招聘工作提供人员和政策保障;建立定期联系服务制度,走访服务企业,指导企业改善工作环境,提高工资福利,丰富企业文化。开展县内小型招聘会,建立6个县外劳动输入点,在赣州人才网、群南在线网发布9000条在线招聘信息,组织16家企业开展8场直播在线招聘活动;指导园区内企业与赣州技师学院、江西科技大学、南昌工业学院、群南职业技术学校建立4个校企合作点。今年1-6月,全县招聘责任单位共为33家家政服务企业招聘职工2526人。

提高换挡速度

“日前,全南瑞隆科技、松燕冶金等6家企业入选全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名单,企业创新能力得到大幅提升,将帮助企业提质增效,促进产业倍增升级。”泉南县工业和信息化融合促进中心主任陈轩文说。

全南县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狠抓创新能力建设,在创新、创新平台建设、科技成果转化等重点领域开展一系列政策部署和工作部署,推动企业成为研发投入主体、创新活动主体和成果应用主体, 推动工业高质量跨越发展。先后出台了《关于进一步降低企业成本优化发展环境的十六条政策措施》和《支持中小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十项政策措施》等一系列政策措施,积极引导企业做专做精,大力支持企业做优做强。目前,该县已培育出13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为

促进产业倍增升级,县域加强科技型企业培育,着力打造集聚研发中心、孵化器、高端实体企业的重要平台,通过校地合作与东莞理工学院共建12万平方米产学研园区,入驻登封电源、中国等8家科技创新企业瓷器科技,并推动形成较为完整的光电显示产业集群,拥有较为完整的PI薄膜、面板、触摸屏、显示模组、显示器等链条。全县加强创新平台载体建设,成功审批市级创新平台9个。去年,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分别增长了 25.3% 和 55.6%,新增了 10 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和 30 家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

(陈海明).

附件:

主题已存档

温馨提示:本内容地址http://m.yxrczp.com/article/articledetail-2252.html转载请注明,以上全南县工业园区重点项目加速建设,推动工业倍增升级,点燃经济发展新引擎资讯信息来自宜兴人才网(宜兴地区最大的宜兴人才网宜兴人才网

 
 ©2003-2020 宜兴人才网  
客服电话:13856358653  QQ:30425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