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盘锦市双台子区事业单位招聘:条件、步骤及注意事项(11-22)
- 1、因犯罪受过刑事处罚,其违法违纪行为尚未立案侦查的; 2、依法被列入失信联合惩戒对象的人员;
为在全社会营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向上、善良、美好的浓厚氛围,进一步弘扬好人文化,突出“身边人,做好事;真情” “正能量”,用身边的好人和好事来示范和引领身边人,经过研究,我市决定开展首届“陶都好儿女”、“好人好人”征集活动。 “故事”全媒体形象大赛正在寻找面向全市各领域、各年龄段、各地区有忠孝感人事迹的市民和新市民,以及不住在宜兴但在外地有故事的个人、宜兴人。表现出忠诚、孝顺、感人事迹的人也有资格进行集体评选。
首届“陶都好儿女”和“好人好故事”获奖作品将在方桥木莲文化节期间进行表彰奖励。
经过上一阶段的收集后
41名候选人已进入选拔阶段
现将候选人名单向全社会公布
并开始网上投票
欢迎大家参与
选择你心目中的“陶都好儿子好女儿”!
投票方式:关注“宜兴发布”、“文明宜兴”、“美丽芳桥”任意微信公众号;从两组候选人1和2(不限上限)中至少选出一名候选人投票成功。投票结果将作为今年“陶都好儿女”选举的依据之一;投票期间,每个微信账号只能投票一次。
我们先来听听他们的感人故事吧!
“投票区”位于底部
余忠民是漳渚镇居民。他是一位优秀的残疾运动员和教练员。江苏省残疾人举重纪录从未被打破。他心地纯洁,大爱,热心公益事业。他创办了私人网站——掌助网,并在此基础上成立了全市第一个互联网团支部,组建了全市第一支互联网志愿服务队。
杭水兵是关林镇居民。他是一位普通的画家。自2003年首次献血以来,近年来,他每年献血次数超过10次,累计献血量超过29000毫升。他还积极参加志愿服务,积极参与乡镇社会公益事业,为患病、困难群众伸出援助之手。
王军每年都坚持以实际行动回馈社会。 13年来,王军按摩聘请了1100多名按摩师,服务了9000人次,提供了10000个按摩小时。累计投入物资70万余元,宣传尊老。爱老、关爱弱势群体的优良品质。
宜城街道“敲门姐姐”民主社区于2012年3月成立“爱心”敲门服务队,聘请50岁至70岁健康、有爱心的敲门女士,为社区121名空巢老人提供服务。为87名独居老人提供邻里走访和精神慰藉服务,及时了解空巢老人、独居老人的日常生活情况。
李占民,地方税务局职工。他年轻时从军,镇守边疆。由于深爱的妻子身患重病,他悄然转行。 20多年来,尽管经历了种种磨难,但他从未放弃,照顾家人,照顾妻子和孩子。这已成为一个传奇。儿子听从父亲的教导,毅然参军,成为最美的党员家庭。
雷正军,七亭街居民。他是一位成功的企业家、一位成功的父亲、孝敬长辈的好榜样、七亭街道真村村的带头人。在他的带领下,镇村村在短短几年内从一个经济落后村上升为全市十强村之一。他践行了一名优秀共产党员忠诚、爱、孝、热忱的优良品格和道德情操。
徐英是丁蜀镇居民。 2003年春天,婆婆患上食道癌。由于经济拮据,她四处借钱,最后借到了3万多元,给婆婆做了手术。如今,在徐莹的精心照顾下,婆婆身体健康。她经常陪婆婆逛菜市场、逛公园,尽到自己的责任和义务,最大程度地传承了孝心。
赵莉,广电职工。工作扎实,公众有良好的声誉,家庭和睦。他在教育好孩子的同时,尊敬、赡养父母,无微不至地照顾年迈的父母。 2012年,父亲生病,多次前往上海中山医院治疗。在此期间,赵力经常往返于上海和宜兴之间。为了控制病情,她学会了打针,每隔50小时给父亲注射干扰素。她坚持了三年,直到去年复试有好转才停下来。
范春芳是徐舍镇居民。她的丈夫宗胜军几年前因中风致残,生活不能自理。婆婆年老体弱,公公双目失明,女儿也出嫁了。整个家庭的重担落在了她的肩上,但她从未放弃。他用打零工赚来的生活费养家糊口,用自己柔弱却坚强的肩膀支撑着这个家。
蔡琴,宜兴市社会福利中心职工。生活中,她孝顺长辈,热爱亲人,家庭和睦。当母亲突发脑梗塞时,蔡琴作为大女儿,肩负起了这个沉重的负担。在工作中,她是一名疗养院护理人员。她从不抱怨艰辛和疲惫。她视老人为自己的亲人,以孝心、爱心对待他们。 、对待老人耐心、细心、真诚。
曹国忠,芳桥派出所民警。 2002年,父亲突然患上脑萎缩。不管多忙,他每天都坚持去医院看望父亲,直到2007年父亲去世。2014年,母亲做了肾切除手术,他风雨无阻地照顾父亲,就像许多年前他就照顾过他的父亲。他是同事眼中爱岗敬业的好同志,是人民群众称赞的好警察,是父母引以为豪的好儿子。
方桥街道居民邱跃建,61岁。她由姑姑邱月华抚养长大。六年前,邱月华因病瘫痪在床,生活不能自理。在家下岗的邱跃健和华建明选择用实力面对困难。 ,从始至终在床上照顾她,不曾离开她,报答养育她的恩情。邱月华现年87岁,坐在轮椅上,精神抖擞。她见人总是夸自己的侄女、侄女是自己最好的亲人。
新街街道“爱心妈妈”团队。 2000年,董秀娟、毛腊梅、董春芳、董瑞娟等18位女企业家联合成立了新街街道“爱心妈妈”小组,结对帮扶孤儿、贫困儿童。自成立以来,已资助超过600名儿童。我们在为孩子们送去救助资金的同时,也为他们提供了细致的精神鼓励和心理疏导。
楚凤仙是新建镇地税所的职员。作为一家之主,楚枫仙为了不干扰丈夫的事业,独自照顾体弱多病的公公婆婆。楚枫仙家族并没有忘记社会这个大家庭,选择涉足慈善事业,出资建造了一座疗养院。她尊敬长辈,热心公益,帮助员工,亲自号召、激励身边的人献出爱心。
丁汉生,丁蜀镇居民。 25年前,他的妻子中风,此后多次病重。作为丈夫,他从来没有离开过她。妻子住院多年,现在丁汉生干脆住在病房里,全天候照顾她。老两口恩爱深厚,得到了医护人员和患者的称赞。
朱惠芬,藁城镇居民。繁道中学互助基金会79班副会长。她热心公益事业,积极参与公益组织。她是杜鹃花爱心之家慈善团队的成员,也是华人社区的志愿者。 2015年,朱慧芬被广西横县白河镇荷塘村委会小学聘请为“爱心大使”。她还于2016年和2017年被桃园社区评为“最美桃园人”。
李斌,环科园供电站员工。参加工作20多年来,他担任过运维官、收款员等不同职务。他工作认真,认真对待每一项工作,为用户服务始终热情周到。雪夜抢修时,他从不抱怨。他还主动为生活困难的孤独老人关心、送去爱心。
屠海龙,西竹镇居民。曾就职于兴旺农牧公司。他把兴旺农牧打造成生产繁荣、生态和谐、生活富裕的现代化都市农场,带领农民走上了增收致富的新路。在荣誉面前,他淡泊名利,追求生活的朴素,继续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艰苦奋斗,开创事业新局面。
戴正宇,河桥镇居民。 “江苏好人”戴长胜之子。 26岁时,他从父亲手中接手了“新余科教仪器研究所”,他和父亲经常带着治疗设备到家中,为老人义务诊治。自2003年以来,他已累计捐献全血6400毫升和血小板33单位。慈善事业对他来说和工作一样重要。
郑发提原本是丁树镇的一名代课老师。十九年前,在丁树镇,农民工子女就学问题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她辞掉工作,四处筹集资金,用大爱创办了紫砂小学,为农民工子弟铺就了知识殿堂的求学之路,培养了一批批品学兼优的学子。
顺丰环科园营业点快递员陈正华。 2017年“双11”前夕,陈正华的父亲因车祸陷入昏迷。在承担起家庭重担的同时,陈正华把送来的包裹视为客户的信任。无论风雨无阻,他都勤勤恳恳地工作,以满足客户要求的交货时间。 ,以服务赢得客户好评。
谢业华在环境科技园区安监局工作。自2002年起,一直奋战在环科园安全监管第一线的谢业华,并没有忽视工作以来迈出的每一步。在交流考察中,无论是园区新企业还是老企业,都对谢业华的“勤奋”“说话”技巧印象深刻。他用“细致”和“踏实”慢慢发展自己的安全监管工作。
齐金娣是漳渚镇居民。作为一名职业女性,她曾担任过幼儿园托儿员和社区妇女主任。她工作积极主动,尽职尽责。作为一名社会女性,她热心公益,崇尚奉献。多年来,不少学生和老人都收到了她的捐款。 。她用自己的爱,创造了一个温馨的家,书写了最美的家庭故事。
徐文静是漳竹小学的一名教师。满怀对教师职业的热情,18年来,她将母爱般的爱渗透到每个孩子的心里,让他们快乐地学习。当她遇到特殊孩子时,她对他们倾注更多的关心和爱护,用母性的温暖保护孩子们敏感脆弱的心灵。
魏道源是西竹镇居民。 2016年,面对严峻的防洪形势,魏道源继续奋战在防洪一线,连续50多个小时没有合眼。加固水坝、转移受灾群众、保障交通畅通……魏道源的神经时刻牵动着。面对自然灾害,魏道源尽最大努力将村民生命财产损失降到最低。
蒋建英是徐舍镇居民。结婚20多年,她一边抚养孩子、做家务,一边像女儿一样照顾公公婆婆。她吃苦耐劳、毫无怨言、无私奉献的事迹在京唐社区家喻户晓。提起她,村民们都赞不绝口,说她是孝敬公婆、关爱家人、团结邻里的好榜样。
范小芬一家是徐舍镇居民。范小芬夫妇工作认真,事业有成。他们和睦相处,互相帮助。他们彼此相爱,并把孩子教育得很好。他们热心公益事业,回馈社会。每当社会上有慈善活动时,夫妻俩都会伸出热心之手。
沙国梅,关林镇老年服务中心员工。沙国梅把照顾老人当作自己的事业。她努力组织老人出去走访,融入社会。同时,她吸引志愿者组织和社会爱心人士到医院开展文化节目,让大家感受到社会的温暖。 2017年被评为市优秀养老机构负责人。
谭云亚是关林镇牛家村老年学校的老师。退休多年后,他积极利用剩余精力开设校外学生辅导站,坚持辅导部分牛家小学学生,关爱未成年人成长。为支持学校教育,2017年他捐资10万元设立谭韵雅教育基金,专门捐赠给牛家小学的贫困学生。 2016年被评为宜兴市最美老年学校老师。
刘志明,关林镇独山村卫生服务站职工。刘志明在农村医疗卫生工作第一线工作了30年。为了方便群众夜间急救,他还把家搬到了服务站,实行24小时值班服务。多年来,他对病人的真诚和爱心胜过家人,以敬业精神闻名。
潘敏,河桥派出所民警。一年的时间,他有1/3的时间是在值班室度过的。晚上,他一听到报警电话,立即赶到现场查看情况。第二天,他精神抖擞地回到工作岗位,时刻准备着冲向第一。在第一线,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忠诚和责任!
周雨欣,藁城中学学生。在学习上,她多次被评为宜兴市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生活中,她是一个懂事的孩子。在家里,她关心长辈,经常和爷爷奶奶聊天解闷。她对待邻居文明、有礼貌、善待他人。她深受邻居们的喜爱;在社会上,她是一位热心公益、慷慨解囊的小公民。
韩红英,高城镇居民。她尊敬长辈,和嫂子轮流侍奉患有阿尔茨海默病的婆婆六年。婆媳相处就像母女一样,从不向别人抱怨。同时,韩红英也是该社区的楼道首席信息官。她非常关心楼道里的事情,参加各种社团活动。她在各方面都非常积极。
郭兴红,繁岛实验小学学生。在学校,她能按照三好学生的标准要求自己,积极主动;在家里,她也是一个懂事乖巧的孩子,帮邻居的爷爷奶奶按摩背部,周末主动做家务。在社会上,她是一个自觉遵守规章制度的小公民,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社会实践活动。
紫砂艺人顾彬武自幼患小儿麻痹症,属于三级残疾。从事艺术三十多年,获得无数荣誉。他已经免费教导了150多名学徒。尽管腿脚有困难,他仍然往返于丁蜀、旗亭、宜兴等地,为当地残疾初学者提供义务辅导。原本属于弱势群体的他,用自己的行为完美诠释了他对陶瓷事业的决心和毅力。
于敏芬是宜城街道居民。婆婆身患重病、丈夫瘫痪、儿子智障……20年来,于敏芬面对着厄运,用坚强和乐观支撑着一个家庭。帮助空巢老人洗衣服、晒被子、运送物品……只要邻居需要。她也是一个热心人,每次提到她,小区的居民都不得不说几句赞扬的话。
余云芳是宜城街道居民。于云芳一家原居无锡。为了更好地照顾父母,她来到宜兴照顾卧床不起的父母。她的父母年事已高,瘫痪在床。几年来,她用自己对老人的尊敬、尊重和爱护,精心照顾他们。古老的实际行动,在平凡的生活中创造不平凡。
方桥人尹俊2015年在方桥街道扶风村成立了“尹军孝敬老人基金”,虽然一心在外创业,但他依然心系扶风,不忘家乡。每逢春节,他总是抽出时间回来给老人送礼物。取出现金和纪念品后,村民们纷纷鼓掌,称赞他是一个真正的忠孝之人。
在宜兴方桥做生意的王国华,无论白天多忙多累,晚上仍然赶回无锡,和父母一起吃晚饭,带着公婆一起生活。在家里。工作中,他经常亲自慰问企业困难员工。 2015年,他向方桥街道捐款100万元,成立“江苏硕云孝心基金”。他用自己的行动,实现了一个经营好企业、不忘回报社会的负责任的人形象。
陈伟斌,善卷派出所民警。当得知朱岭村有一个12岁的女孩小朱,父亲去世,母亲跑了,她的情况十分困难。陈伟斌主动与她结成一对,直到小朱考上大学。去年4月,怀孕7个月的李蓉梅突然早产。陈伟斌接到电话,一边叫救护车,一边赶往孕妇家。所幸被及时送往医院,母子平安。
王洪海,太华派出所民警。他是一名优秀的退役军人。他所在的地区留守老人和流动人口较多。自从当上“片儿警察”以来,他主动到田间地头、百姓家中走访。他无私地与有需要的村民结对,勇敢地跳入水中救人。现在,太平村几乎家家户户都用着他送来的安全日历,还有一张写有他名字的警民联系卡。
温馨提示:本内容地址http://m.yxrczp.com/article/articledetail-1389.html转载请注明,以上宜兴市开展第一届寻找陶都好儿女暨好人好故事全媒体影像大赛资讯信息来自宜兴人才网(宜兴地区最大的宜兴人才网,宜兴人才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