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求职必看!面试准备策略与技巧及与笔试的关键区别(9-2)
- 面试的准备策略与技巧 大家普遍知道,在找工作过程中,用人单位通常采用两种方式对我们进行评估和挑选
面试谈薪,往往令求职者「又爱又恨」。
到了商议待遇的阶段,说明面试官对你之前的面试成果表示肯定,不过,怎样进行这场谈话,才能在最后关头表现出色,获得理想的薪酬并成功加入公司,是众多求职者普遍感到棘手的问题。
要高了,怕企业觉得自己狮子大开口,钱不配位,踩坑出局;
要少了,心里反复纠结,总觉得亏了自己,早知道就应该多要点。
以我的朋友西瓜为例,他刚离开学校去参加面试,经过层层筛选,最终进入了最后一轮,在谈到希望获得的报酬时,他故意报出了一个远高于职位标准待遇的数字,以此给自己留出被压低的余地,结果因此失去了这次面试机会。
有位朋友,求职过程不太顺遂,总算碰上一家条件尚可的企业,担心错失良机,开出的薪资要求便格外节制。他正式入职后,无意中发现,职位等级相同的同僚,其收入却高于自己,内心感到十分愤懑。
遇到关于面试中讨论薪资的情况,我们究竟该怎样应对,才能在谈待遇时既不损害彼此关系,又能获得自己满意的报酬呢?
1事先准备薪资材料
我做HR的时候遇到过这样的小伙伴——
他上家的工资是8000,我问他现在期望薪资是多少?
他说10000,直接给自己涨了30%左右。
我很好奇这个要价理由是什么。
结果他说跳槽不是可以涨30%的吗?
这家伙,对于自身的价值缺乏明确认知。在这种情况下,很容易遭遇压价,或者薪酬谈判破裂。
怎样给出有说服力的薪酬方案?首先必须清楚个人的收入组成,然后依据此确定恰当的加薪幅度,这样才能成功争取到更优厚的报酬。
许多单位在基础报酬和岁末奖金之外,还会发放通勤支持、膳食补助、住房补偿、节日津贴等,这些均能计入总薪酬范畴内。
以此为基础,我们就可以计算自己的月平均工资了。
例如原先职场的固定报酬是七千元,每年包含十三次发放,年终时会依据工作成果获得两万元的红利,另外每个月份还会领取三百元的出行支持。
那么你的平均收入为:将7000元乘以13个月,加上20000元,再加上300元乘以12个月,最后除以12个月得出结果,即9550元。
这才是你应该报给HR的目前薪资。
此外,我们要参照同领域此职位的报酬情形,依照个人愿望,最终确定目标薪酬。
2先了解企业的薪资架构

面试官会关注你的当前收入水平作为参考依据,与此同时,我们也要掌握该企业的薪酬体系结构。
通常情况下,报酬是一个全面的劳动回报,也就是所谓的「整体待遇」,它涵盖:
直接经济部分:基本工资、业绩奖金、股权红利、各种津贴等
非直接经济部分包括保险、福利措施,例如节日发放的礼品、集体活动等,还有各种补助、折扣以及休假安排
非经济部分:发展机会、工作条件、培训、行业地位等
部分面试者仅能提供简要信息,这种情况下,我们应当主动获取更多背景,针对他们未提及且我们十分重视的细节进行深入询问。
现在我们能够依据薪酬体系,判断自己的期待值是否需要修正,是否必须继续协商。
3给出能接受的薪资范围
你所说的待遇要求,体现了你对个人能力及市场行情的判断,同时也是面试官评估你的一个方面。
过于精确的数字会降低我们报价时的变通能力。那么,用哪个范围来报价呢?
必须清楚个人的最低薪资标准,达到这个数额才会考虑接受,低于这个标准则不考虑。
其次,需要弄清楚职位的高低界限,同时依据你对企业的偏好程度、面试中的整体发挥、以及职位与个人的契合程度等要素进行全面考量,从而在可接受的区间内明确自己的目标薪资。假如个人能力并非出类拔萃,那么提出的薪资要求不宜超过职位的最高标准。
4凸显优势,让面试官主动加价
寻求更优的报酬是普遍心态,但如何促使面试方愿意提升待遇,需要思考有效策略,以下是一些可行方法。
通常情况下,个人能力与工作要求的契合程度越高,就越有机会争取到薪资上的提升。
我们能够预先备好三样左右高度契合的强项,例如符合岗位的从业背景、突出的工作成效、卓越的工程实例、额外的专长、个人特质等,在协商薪资时用以彰显个人能力,此中需留意两个要点:
无需展开过多说明,只需抓住核心要点即可,相关细节我们已在前面的环节与面试者进行了沟通。
根据实际情形。倘若过分吹嘘个人才干,眼下或许能获得更优厚的报酬,却同样提升了面试者的期望值,一旦入职后无法呈现匹配的技能,极有可能连试用阶段都无法顺利通过。
工作场合里,无论是刚入行的新人还是经验丰富的从业者,都不可避免地要面对薪酬协商这一议题。归根结底,求职过程是双方互相挑选的结果,关于报酬的沟通不会损害彼此情谊,以得体方式进行薪资交流才能促成双方融洽合作。期待在下个月里,每个人都能顺利获得称心如意的工作岗位!
温馨提示:本内容地址http://m.yxrczp.com/article/articledetail-4344.html转载请注明,以上面试谈薪令人又爱又恨,如何踢好临门一脚拿到满意薪资?资讯信息来自宜兴人才网(宜兴地区最大的宜兴人才网,宜兴人才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