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兴人才网
宜兴职场资讯
宜兴宜兴资讯
正文:徐风新书做壶首发:揭秘宜兴紫砂壶制作与文学的交融之道
徐风新书做壶首发:揭秘宜兴紫砂壶制作与文学的交融之道
来源:网络整理2025-01-26

“用文字在纸上做一个紫砂壶。”十年来,江苏宜兴作家徐峰一直在不停地前行。他一边关注家乡特产紫砂,一边考察记录,先后创作了《过湖》、《一壶天地》等文学巨著,以生动的笔墨为宜兴紫砂文化注入了活力。 6月12日,徐枫新书《制壶》首发仪式正式举行。他说,写这本书最大的收获就是打通了紫砂壶制作和文学的脉络,让不懂壶的人也能了解制壶的过程。其中的奥秘会让懂壶的人看完后觉得很有用。 “这就是我写这本书的愿望。”

作家与工匠的相识

开始写《古代制壶方法》

作为土生土长的宜兴文学作家,徐枫对家乡特产紫砂壶的态度也从懵懂转为热情。起初,他和很多人一样,认为这只是一个泡茶的“器皿”。后来,随着与工匠们的熟悉,他逐渐发现,一把小小的紫砂壶背后,隐藏着许多生命法则,“器”可以升华“道”,紫砂壶其实是一个宇宙。为了领悟其中的知识,徐枫花了十几年的时间研究。从2005年开始,他尝试用文字记录家乡的紫砂壶。

紫砂壶是中国最典型的表现形式和表现形式。宜兴紫砂陶艺起源于宋代,盛于宜兴丁蜀镇。至于“壶”形则略有不同。其历史可以追溯到明武宗正德时期。是一种介于陶器和瓷器之间的陶瓷制品。现已成为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正是由于这种特殊的历史命运,国内紫砂陶艺大师大多来自江苏宜兴。比如“壶艺大师”顾景舟,就是圈内公认的“一代宗师”。虽然他已经去世20多年了,但他留下的技艺和理念仍然保存在弟子们手中。

葛滔忠是顾景舟的亲传弟子。 2017年,他和徐枫通过一档有关《布依胡总》的脱口秀节目相识。在开往北京参加节目录制的高铁上,沉默寡言的工匠突然改变了主意,被内心莫名的激动所感动。他向徐枫讲述了自己过去学习技艺的经历,比如顾景舟如何教他如何使用制壶的“古法”,以及他自己对顾景舟出色的技艺和品行的钦佩,直到今天,他每天上班前都会在大师的雕像上点一支烟……之后,每次见面,都会聊起这些话题,两人依然滔滔不绝。这让徐枫思考是否可以创作一部有关“制壶”的文学作品,将葛陶忠所说的“古代制壶方法”写下来,并永远记录下来保存下来。

编剧 徐峰

文学赋予紫砂力量

它又复活了

2022年4月,徐枫创作的有关“古制壶”的作品《制壶》由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出版。在本书中,徐枫跟随葛陶忠的紫砂制作过程,用葛陶忠的声音回忆起他和师傅学艺的少年岁月。书中还附有大量紫砂壶制作图片,均由徐枫拍摄。

宜兴玉壶春_宜兴玉芬的制壶人_宜兴制壶名家王玉芳

写壶并不像制作壶那么简单。制作紫砂壶需要精心打磨,写书需要精心雕琢。记录、摄影、采访、调查、写作,徐枫花了近五年的时间和葛陶忠一起研究,才写下了这本十万字的书。只是描述生泥与熟泥的结合,他结合了两代工匠的不同性格特征,写出了独特的紫砂制作工艺。此外,书中采用的拟人化内容也大大增加了阅读的趣味性。在描述生泥和熟泥的混合时,他写道:“毫无疑问,此时的太阳是一位强大的塑造者,他正在蒸发世界上的水分,提炼出对他来说有价值的干货。”

江苏凤凰文艺主编张莉这样评价徐枫对紫砂壶研究的痴迷:“他不是最好的作家,但却是唯一能写紫砂壶的作家。”她有一种感觉,紫砂似乎已经渐渐离开了我们。走了很远,它就变成了一片沉默的泥土,我们无法触及它的灵魂,但旭凤却是被赋予了特殊使命的人。他用文学给泥球吹一口新鲜空气。顿时,紫砂又活了过来,活泼可亲。

张再健,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社长,《制壶》总策划、出版人。在他看来,这本书首次将紫砂民间工艺与文学当代表达有机结合起来,是一次前所未有的创作转型。 “书中对制壶过程的完整记录和详细讲解是前所未有的,具有大师级的范式价值和独特的史料价值和传承价值。”

做壶就像做人一样

一个字“真”

“你可以改变你的形态,你的气质,你的气场,前提是你必须尊重自然规律,回归最伟大的‘真理’。” 《做壶》这本书的封面上,这段长长的介绍显得尤为特别。吸引人的。这也意味着,它不仅仅是一本关于紫砂壶制作的专业书籍,更是一种文化输出和精神传承。通过制作陶器,你学会了做人。阅读时,你甚至可以在书中发现很多看似“人生名言”的东西。

“我们必须顺应自然。‘征服’是个生硬的词,应该把它屏蔽进制壶的字典里。制壶本身也是一个顺应自然的过程,最大限度地发挥紫砂的本质和优点。这就是对它最好的完美。” “泥凳是制壶师的精神状态,干净、整齐、有序。如果制壶师的精神差,泥凳上就会有成堆的垃圾,看他的泥凳就知道了。”我跟顾景舟学手艺,学到的不仅仅是技艺,还有做壶的规矩和自己的性情,做壶写字就像做人一样,徐枫写紫砂壶其实也是一种回应。到之间的关系老子《道德经》中的“无而用器”,讲的是道与器、有与无的关系,“制壶”体现的是道,更体现的是武。 ,这是中国精神的根本。

“十几年的潜心耕耘,令人敬佩。”江苏省作协党委书记王兴国认为,徐枫从一把紫砂壶切入了中国人的生活肌理,用文学之笔追溯了中国人的精神本源。 ,并用文字做一壶,把最大的“真”还给真实,“从而完成了他独特的中国式表达和写作,这也使他成为苏联文学大军中一道独特的风景”。

对于这本耗费精力的书,徐枫有自己表达情感的愿望,这也是他写这本书的愿望之一。 “用十万个字在纸上做一个壶,让不懂壶的人也能明白如何制作。”壶的神秘性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兴趣和怀念;了解壶的人读后也会觉得有用,获得以前没有的视角和理解。 ”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见习记者孙庆云

苏云校对

温馨提示:本内容地址http://m.yxrczp.com/article/articledetail-2404.html转载请注明,以上徐风新书做壶首发:揭秘宜兴紫砂壶制作与文学的交融之道资讯信息来自宜兴人才网(宜兴地区最大的宜兴人才网宜兴人才网

 
 ©2003-2020 宜兴人才网  
客服电话:13856358653  QQ:30425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