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兴人才网
宜兴职场资讯
宜兴宜兴资讯
正文:唐敖庆星命名仪式在京举行,纪念中国科学家唐敖庆诞辰105周年
唐敖庆星命名仪式在京举行,纪念中国科学家唐敖庆诞辰105周年
来源:网络整理2025-01-04

【文/张宏伟 摄】在唐傲清先生诞辰105周年之际,浩瀚银河中又多了一颗以中国科学家命名的小行星。 11月18日,“唐傲庆星”命名仪式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举行。国际小行星委员会批准将第218914号小行星正式命名为“唐敖庆星”。何梁何利基金会信托委员会主席朱丽兰,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党组书记、主任李景海,中国科学院院士、院长张曦吉林大学教授、唐傲清先生家族代表唐敏共同为“唐傲清之星”铜牌揭幕。这不仅是唐傲清先生的崇高荣誉,也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吉林大学和我国科技界的集体荣耀。

何梁何利基金会信托委员会秘书长段瑞春,中国科学院院士、紫金山天文台台长常进,紫金山近地天体研究组首席科学家赵海滨中国科学院天文台、紫金山天文台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李乐民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研究员童振和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所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军事医学科学院毒理与医学研究所研究员李松,辽宁师范大学教授、陕西师范大学教授大学 李前书 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党组成员、副主任 高福 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副主任谢新成,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党组成员、副主任卢建华主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党委委员、副主任高瑞平、王成文中国科学院院士、吉林大学教授余继红,吉林大学副校长郑伟涛,唐敖庆先生的儿子唐坤、孙女唐艳等出席命名仪式。仪式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党组成员、秘书长韩宇主持。

唐敖庆先生1915年11月18日出生于江苏宜兴,是我国现代理论化学研究的开拓者和奠基人,被誉为“中国量子化学之父”。 1950年,获得博士学位的唐敖庆从美国回到祖国。 1952年,唐敖庆来到吉林大学工作,与蔡以升、关师之、陶维荪等老一辈化学家共同创办了吉林大学化学系。 1955年,唐敖庆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数理化部)。 1978年任吉林大学校长。 198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主席团成员。同年当选国际量子分子科学院院士。 1986年主持设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委员会委员,并兼任吉林大学名誉校长。唐傲清还担任中国科协副主席、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国家自然科学奖励委员会主任。 2008年7月,唐傲清因病在北京去世。作为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唐傲清潜心科研,勇攀科学高峰。两次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为我国科学研究的发展和国际影响力的提高做出了突出贡献。作为校长,唐傲清把学校管理得井井有条。尊师爱生、爱校如毕生致力于吉林大学的发展和建设;作为一名教育家,他以祖国的需要为己任,充满童心,以严谨、求实、创新的科学态度,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中高级理论化学人才和院士。一个创造了辉煌业绩的领导者。

为了表彰唐傲清先生的学术贡献,弘扬他的科学精神,2019年5月,何梁何利基金会委员会推荐唐傲清为国际小行星命名候选人。 2019年9月,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向国际小行星委员会提交命名申请,将天文台2007年5月19日发现的第218914号小行星命名为“唐敖庆星”。 2020年1月9日,国际小行星委员会批准并发表国际公报,通知国际社会将218914号小行星永久命名为“唐敖庆星”。从此,唐傲清的名字走进了星空,永远闪耀在星辰之中;从此,这颗具有中国符号、科技特色、吉林大学元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和何梁何利基金会元素的“唐敖庆之星”将永远被历史铭记。

朱丽兰在致辞中表示,何梁何利基金会1995年科技成果奖获得者、中国科学院院士唐敖庆先生荣获小行星国际命名,是我国科技界、教育界和社会各界的一件大事。她代表何梁何利基金会向唐傲清先生及其亲属、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和吉林大学表示祝贺,并向我国科技战线致以崇高敬意。朱丽兰表示,26年来,何梁何利基金会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评选政策,奖励了1414名中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其中41名杰出科学家荣获何梁何利基金会最高奖。梁浩利基金会-科学技术成就奖。该基金以其权威、公信力的评选记录,成为我国社会力量创建的科技奖励的杰出代表和鲜明品牌。朱丽兰说,唐傲清曾担任吉林大学校长、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主任。他勇于创新,爱子如子,爱校如家,勇敢攀登科学高峰,为我国科教事业奉献了一生,建立了不朽的遗产。由于他的杰出成就,他被授予国际小行星称号,这是当之无愧且备受期待的。

李静海在致辞中回顾了唐傲清先生在科学教育领域克服困难、追求真理的一生,讲述了唐傲清先生对科学的孜孜追求和在科学基金中的改革创新精神,对唐傲清先生在科学基金工作中的改革创新精神表示赞赏。唐傲清先生为我国科学进步做出的贡献。并对为教育做出的重要贡献表示高度敬意。李景海表示,唐傲清先生是杰出的化学家、教育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首任主任。他不仅是化学科学前沿的先驱,也是科学基金会的创始人。唐敖庆提出,有保障的专项资助渠道、公平的专家评审制度、动态的管理制度是科学基金制度的三大支柱。他带领第一代科学基金工作者以扎实的工作赢得了党中央、国务院、国务院的信任。广大科技工作者的好评,为科技基金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李静海希望一代又一代的科学基金工作者继承传统,学习唐敖庆先生爱国主义、奉献精神、矢志不渝的崇高品格、勤奋严谨、求真务实的学术态度、改革创新的教育理念、办学理念。管理育人,淡泊名利。 ,无私奉献的人生境界,用实际行动继承和发扬唐傲清先生的宝贵精神,祝愿“唐傲清之星”永远闪耀在星空。

张曦代表学校和江志英书记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何梁何利基金会、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为“唐敖庆”命名所付出的辛勤努力表示衷心感谢星星”。他还向唐敖庆的家人、生前朋友以及出席仪式的化工界同仁表示诚挚的谢意。欢迎并感谢。张曦表示,唐傲清先生是一位在理论和计算化学研究领域取得杰出成就的杰出科学家。两次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他是杰出科技带头人,曾任基金会委员会首任主任。他提出的“依靠专家、发扬民主、择优支持、公平合理”十六个字至今仍是基金会委员会的评价原则。他是著名教育家,长期担任吉林大学副校长、校长。在他的领导下,吉林大学很早就实行了教育与科研双中心;他是一位优秀教师的杰出代表,热爱三尺讲台,教书育人,学生遍天下。

宜兴唐敖庆奖学金_唐敖庆简介_唐敖庆宜兴

张曦指出,20世纪50年代,大批学术大师一路北上,云集长春。这是一场史无前例的盛会,群星璀璨。唐傲清先生是众多圣贤中的佼佼者。 1952年全国高校改制期间,唐傲清以国家需要为己任,主动找到有关领导,请求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支持东北教育。 “唐傲清老师是吉林大学历史上教过学生最多的老师之一。他上课从来不带讲义,只带一支粉笔,一口气教完所有内容。他很有条理,讲解得也很到位。”简单来说,唐老师开设的每一门课程都必须精心准备,通常是在精读几本相关教材后,借鉴其他专家的优点而形成的自己独特的教学体系……”张曦深情地回忆起往事。唐先生的事迹并雄辩地讲述了唐傲清勇攀高峰的不懈追求和学术研究精神,以及他的远见卓识、对教育事业的执着以及在学校管理和教育方面取得的成就,抒发了自己的感受。表达对唐傲清先生的敬佩、感谢和怀念。

张曦表示,唐傲清先生虽然离开了我们,但他的精神已经成为吉林大学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吉林大学为纪念唐敖庆先生,教育后人,命名唐敖庆楼,竖立唐敖庆雕塑,编排话剧《唐敖庆》;吉林大学通过设立唐敖庆基金会、聘任唐敖庆学者、设立国家基础学科拔尖生培养项目唐敖庆班等方式,弘扬唐敖庆先生的学术精神。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唐敖庆兴”是对唐先生的永恒纪念。如今,浩瀚星河之中,“唐傲晴之星”就是其中一颗闪亮的星辰。它时刻提醒着济都人不忘教书育人的初心,引导大家勇敢拓展人类认知边界,科教兴国,造福世界。

在“唐澳庆星”命名仪式上,段瑞春宣读了“唐澳庆星”国际命名公报。公报称:218914唐傲清星是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于2007年5月19日在盱眙天文台发现的。这颗星为纪念唐傲清(1915-2008)而命名。唐傲清是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际量子分子科学院院士,被誉为“中国量子化学之父”。该公报已发送至世界各地的天文台。荣耀属于唐傲清,也属于广大科技工作者不忘初心、不负青春,为我国科技自立自强、锻造勇往直前,攀登新高峰。赵海滨介绍了“唐傲青星”的发现及轨道运行情况;常进向唐傲青家属赠送了“唐傲青星”国际命名公报、命名证书、恒星照片、轨道光盘及相关资料,并代表天文台致辞。常进指出,小行星以人名命名,是为了凸显被命名的人在科学、教育、文化等某些领域的贡献,表达社会对他们的尊重。一旦命名得到国际认可,它将成为天体的永久恒星。它享有盛誉并受到世界各国的认可。这是一项崇高的国际荣誉。未来随着太空探索的不断发展,小行星将成为深空探测的重要目标。人们将登上小行星探索它们的奥秘,并在小行星上开发有价值的矿物。届时,小行星的名字将家喻户晓,为世人所知。

唐敏代表唐傲清先生的家人和亲属,向所有在唐傲清先生一生中帮助、支持和鼓励的单位和个人表示感谢。她说,每年11月18日,他的生日,我们都会纪念他,今年将是家族历史上最辉煌的周年纪念日。吉林大学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是我父亲一生工作时间最长、最珍惜的地方。父亲之所以能够在平凡的一生中在教育、科研等领域作出突出贡献,不仅得益于他本人的崇高情操、吃苦耐劳的精神和突出的创新工作能力,更重要的是党和国家的支持。国家对他的支持。关心、培养他,给他发展的机会。唐敏说,在孩子们的记忆中,父亲的生活除了吃饭、睡觉、起居之外,几乎都是工作。当他每天在家做研究时,家人看到的几乎都是高深的化学符号和数学公式。父亲的吃苦耐劳精神是现代生活中的人,尤其是年轻人难以想象的,但只有具有这样吃苦耐劳精神的人才能攀登科技的顶峰。父亲的精神和品格就像宇宙中的行星一样,永远用他的光芒运行和指引着我们。作为唐傲清的后人、家人,一定要以父亲为榜样,在新的征程中更加努力,在各自的岗位上做出更多的贡献。

据悉,小行星是目前各类天体中唯一可以按照发现者意愿提名并经过国际组织审查批准得到国际承认的天体。由于小行星命名的严肃性、唯一性和永久不可更改性,能够获得小行星的名称已经成为全球公认的荣誉。吴文俊、袁隆平、王选、吴孟超、李振声、孙家栋、蔡桥等我国著名科学家先后获得小行星永久命名。唐傲清教授是第一位获此殊荣的吉林大学学者。

小行星研究对于揭示太阳系演化、生命起源、空间资源探测与利用等具有重要意义。 “唐傲清星”被发现时距地球211亿公里,距太阳平均距离3.92亿公里。这颗恒星每天以158万公里的高速向前冲去,相当于以每秒18.3公里的平均速度绕太阳运行。恒星与地球最远距离为5.79亿公里,最近距离也只有2.07亿公里。

吉林大学研究生院、研究所、校友及基金办公室、化学学院、无机合成与制备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负责人出席活动。

温馨提示:本内容地址http://m.yxrczp.com/article/articledetail-2065.html转载请注明,以上唐敖庆星命名仪式在京举行,纪念中国科学家唐敖庆诞辰105周年资讯信息来自宜兴人才网(宜兴地区最大的宜兴人才网宜兴人才网

 
 ©2003-2020 宜兴人才网  
客服电话:13856358653  QQ:30425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