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兴人才网
宜兴职场资讯
宜兴宜兴资讯
正文:阳羡县历史沿革:从荆溪到吴郡的千年变迁
阳羡县历史沿革:从荆溪到吴郡的千年变迁
来源:网络整理2025-01-02

【建筑沿革】唐、虞、夏、商,地方称靖西,所在地属扬州。吴太伯立吴,土地属吴。周元王三年(越王勾践二十四年,前473年),越灭吴,疆土归越。周献王三十六年(楚威王七年,前333年),楚灭越,地曰景邑,属楚。秦二十六年(前221年),秦灭楚,撤出景邑,置洋县,属会稽郡。汉高帝十二年(公元前195年)置县为阳羡侯。汉文帝十二年(公元前168年),洋县侯无子嗣,故废置,置洋县。汉光武帝年间(公元25-57年),改县为市。汉永建四年(129年),分会稽县、吴县,改县为吴县。西晋泰安二年(303年)至永嘉四年(310年),郡守周琪发动了三支义军。八年平定史秉、陈敏、钱川等人的叛乱。朝廷为表彰他的功绩,于永嘉四年置宜兴县,属扬州,下辖宜乡、果山、临津、洋县、平陵、永施六县。不久,县辖宜乡、果山、临津、洋县、平陵五个县。南宋永初三年(422年),县内新置绥安县。此时下辖宜乡、果山、临津、洋县、平陵、绥安六县。隋开皇九年(589年),废宜兴县,撤洋县、宜乡、果山、临津县,置宜兴县,属常州。唐武德二年(619年),宜兴县升为鄂州,隶阳县、临津两县。唐武德七年,改鄂州为南兴州,辖临津、宜兴、洋县三县。

唐武德八年,废鄂州,撤临津、洋县,并入宜兴县,属常州。唐乾元二年(759年),改县属润州。唐乾元三年,改县为常州。宋太平兴国元年(976年),为避国讳(赵光“义”),改县为宜兴县。元十二年(1275年)改县,升军南下。元至元十四年,改南兴军为宜兴县,属常州路。元十五年,升县为宜兴府。元至元二十年,官府降为县,属常州路。元二十一年,县升为府,隶宜兴县。元贞元年(1295年),废宜兴府、宜兴县,代为宜兴府,属常州道。明洪武元年(1368年),废宜兴府,改为宜兴县。该县隶属常州府,直属京城管辖。清雍正三年(1725年),分县为宜兴、靖西两县,均属常州府。民国元年(1912年),靖西县并入宜兴县。民国三年,属苏长道。民国十六年,直属江苏省政府。民国21年,属武汉行政区。民国23年,属第一行政督察区(专员公署驻溧阳)。民国26年,属江苏省第三战区。民国二十八年,属江苏省江南行署。民国三十年,复归第一行政督察区(办事处初驻溧阳,民国三十七年驻丹阳)。 1949年4月,宜兴县划归华东军政委员会华南行署武汉专区。六月,改为常州府。 1953年1月,该县划归苏州专区。 1956年2月,县隶属镇江区。 1970年,因镇江专区改为镇江专区,该县属镇江专区。 1983年3月,该县划归无锡市管辖。 1988年1月,撤销宜兴县,设立宜兴市(县级市)至今。

温馨提示:本内容地址http://m.yxrczp.com/article/articledetail-2024.html转载请注明,以上阳羡县历史沿革:从荆溪到吴郡的千年变迁资讯信息来自宜兴人才网(宜兴地区最大的宜兴人才网宜兴人才网

 
 ©2003-2020 宜兴人才网  
客服电话:13856358653  QQ:30425605